国产替代机遇期 A股多视角演绎主题投资
2018年04月26日 08:17
来源:中国证券报
15人评论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00001_1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昨日沪指虽小幅震荡但热点纷呈,其中国产软件概念板块继续强势,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停。事实上,在近期的震荡市中,受事件驱动,国产软件、芯片等概念板块一直是资金做多的主战场,涌现出中国软、同洲电子、兆日股份、国民技术等一批强势股。

  对此,分析师表示,国产软件、芯片等投资主题逆市崛起,看似受事件驱动有偶然因素,但在全球新一轮科技浪潮叠加我国产业升级大背景下,摆脱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实现国产自主可控势在必行,映射到二级市场是一个中长期过程,而诸如军工信息化、高端制造、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行业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根据海关总署2017年12月的累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总额为5840亿美元,占2017年总进口额的31.7%,其中集成电路进口高达2601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的44.5%,远超原油(2017年进口1623亿美元)、农产品(2017年进口1247亿美元)、铁矿石(763亿美元)等进口额。此外,高新技术产品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2017年进口额也高达1134亿美元。

  东方证券港股分析师表示,较高的进口依赖度背后原因在于,中国在某些关键的科技创新领域,存在一定的技术落后。这些领域也是未来进口替代改善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最后需要攻克的“堡垒”。相关政策及规划已经对这些领域的创新攻克有了非常明确的分类与规划。

  另一方面,在我国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某些科技领域有着庞大的市场空间,对国内未来逐步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域来说,其发展潜力无疑是巨大的。以软件行业为例,目前的软件市场仍是以Wintel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2016年全球企业软件支出为3320亿美元,同比增长5.75%,假设保持5.75%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则2019年全球企业软件支出将达3926亿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考虑3年的国产软件建设、替换期,进行2019年国产软件替代规模的敏感性分析。假设Wintel联盟所占份额为65%(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统计数据)、2019年国产软件替代Wintel比例为10%,则2019年国产软件替代Wintel软件规模将达255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700亿元,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技术累积提供源动力

  从技术累积看,我国的进口替代有着雄厚基础。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研究与开发(R&;D)支出上的增长不断提高,R&;D占GDP比重也不断提升。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中国增速较快,(2015年突破2%)已经超越英国(2015年1.7%)。“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提高至2.5%。这意味着2018年-2020年R&;D占比年均提高0.1个百分点,未来三年的研发支出将增加7.3万亿左右。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将大力贡献于此。

  从每百万人当中研究人员数量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从科技论文数量来看,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据券商研报显示,2016年全年发表科技论文数量超过42万篇。此外,从专利许可量来看,中国专利许可量2014年处于世界第三,且增速较快。从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日本29.7万件世界第一,中国17.6万件世界第三,且中国专利许可量增速较快。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从技术和人力等的积累看,我国制造业已经具备转型升级的内部条件。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科技发展程度的飞速提升以及全球科技浪潮推升中存在的巨大机遇。

  中信建投表示,进口替代领域与我国产业升级路径重合,进口替代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当前,我国步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替代目标的进口替代第三阶段。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光电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业、航空航天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存在贸易逆差,是进口替代的重点行业,同时也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因此,当前我国产业升级以进口替代为路径,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高新技术行业的自给率,实现国产化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目标。

  三主线挖掘投资机遇

  二级市场上,芯片、5G等主题投资自去年9月中下旬开始升温,期间经历几起几落,再到近期的集中爆发,涌现出一批诸如圣邦股份北方华创紫光国芯等慢牛股。背后投资逻辑除了偶然事件因素,更多是来自行业基本面积极变化的逐步验证。

  那么,在全球科技浪潮、我国产业升级以进口替代为路径大背景下,市场的中长期投资机会该如何挖掘?

  我国的进口替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完成了初级产业的进口替代)、加入WTO(以工业领域为重点进行进口替代)和当前新阶段(以生物制药、汽车、新材料技术密集型行业为目标)。

  东方证券表示,国家对科技安全和核心技术的重视将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必将会倒逼中国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国产替代,在芯片、软件、半导体、军工等高端科技制造领域势奋起直追。重点关注三行业。一是计算机行业:中国芯各领域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夯实产业生态基础。重点关注最为核心的芯片领域,同时建议关注自主可控总集成方案商。二是军工行业:国产自主可控芯片重要突破口,军工芯片将迎快速发展。基于国内现状,短期看好已进入军方供应体系公司和细分空间大、技术积累深厚的子行业,如航空航天芯片等。中长期建议关注FPGA芯片和技术积累量变到质变、能在多个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高科技公司。三是电子行业:半导体为大国崛起之旗舰,长风破浪会有时。

  安信证券分析师表示,工业智能化“奇点”到来,关注领先机器人企业。随着人口红利萎缩、工程师红利兴起,及制造业升级内在需求驱动,我国工业智能化步入增长快车道。2017年我国机器人销量同比增26%,显著快于全球增速;产量大增81%。近期国家推出《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指导意见》,机器人企业掌握工厂数据,将成为工业互联网有效入口,增长有望提速。建议关注核心零部件领域、系统集成领域、锂电设备领域、3C自动化设备领域等。

  同时,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海外泵阀供货紧张,长期利好核心泵阀加速进口替代。行业龙头率先开拓出口市场、集中清理历史包袱,资产负债表明显修复,利润弹性高于收入增速。另外,随着海外泵阀企业限制产能及优先供应海外客户,为国产核心液压泵阀国产化提供机遇。

  大势分析>>>

  李少君:二季度反弹或开启 执两端再平衡的春天

  东亚前海证券赵凌琦:市场可能已接近布局临界点

  李志林:淡化指数拥抱新经济龙头 关注改革重组股

  天风策略徐彪:再谈市场风格迁移的三重支撑

  李立峰:创业板季度业绩结构性回升 以“大”为美

基金代码基金简称近一月收益手续费操作
001071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16.62%1.50% 0.15%购买 开户购买
001268富国国家安全主题混合13.50%1.50% 0.15%购买 开户购买
519698交银先锋混合13.15%1.50% 0.15%购买 开户购买
519961长信利广混合A10.64%0.80% 0.08%购买 开户购买
121003国投瑞银核心企业混合7.50%1.50% 0.15%购买 开户购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日期:2018-04-25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责任编辑:DF064
原标题:国产替代机遇期 A股多视角演绎主题投资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18-04-26 15:49:06
咱不能造芯还不会炒芯吗。。。。。不差钱。。。[大笑][大笑][大笑]。。。。。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18-04-26 13:44:55
5G龙头和智慧燃气智慧城市龙头阿里云龙头智慧社区智慧政府软件龙头30055路通视讯!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8-04-26 13:39:25
换股300101
北斗核芯
防止老外控制!
为国接盘(目前价18元)
好人好报
[拜神]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8-04-26 13:33:46
《我的中国芯》……社论……中国不惜代价崛起发展芯片研发,振兴集成芯片工业发展,促进高科技产业向世界进军。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8-04-26 13:14:54
[大便]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