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获悉,河套合作区七大项目有新进展,涉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技术、机械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畅通讯员河套署
人工智能:
鲲云科技智慧高速AI视频分析解决方案成果落地
人工智能方面,鲲云科技智慧高速AI视频分析解决方案成果落地。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顺应国家及地方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政策,推出“算力+算法+平台”一体化智慧高速AI视频分析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国产数据流AI芯片CAISA,提供多种边缘计算平台,具备高性能和高算力性价比。产品兼容国产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满足国产化替代需求。目前,该方案已应用于华北多个高速路段,通过AI视频分析算法多维度分析预警推送高速公路事件,以“技巡”辅助“人巡”,支持不同场景,全面感知异常事件,降低巡查压力和运营成本。
生物医药:
君圣泰医药、希格生科两款创新药取得新进展
在生物医药方面,君圣泰医药熊去氧胆小檗碱(HTD1801)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入倒计时。HTD1801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实现联合治疗。君圣泰医药HTD1801作为基于天然产物设计研发的双机制小分子创新药,多靶点抗炎作用直击肥胖相关的慢性低度炎症,打破“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失衡—脂肪沉积—炎症”的恶性循环。HTD1801作为中国源头创新小分子新药,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2项“快速通道资格认定”和1项“孤儿药资格认定”,并获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目前正于中国及美国进行最后阶段临床研究。
同时,希格生科SIGX1094低剂量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呈现初步药效。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核心管线SIGX1094在一期临床的剂量爬坡试验中安全性表现良好并呈现初步药效,在第二个剂量12.5mg(目标剂量200mg的1/16)给药的恶性转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出现SD(Stable Disease,疾病控制),目前患者病情稳定。SIGX1094是全球首款针对弥漫性胃癌的靶向药,先后获得了美国FDA和中国NMPA的IND批件,并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及快速通道认定,目前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行一期临床试验。
量子技术:
两项研究获突破
在量子技术方面,量旋科技(SpinQ)、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联合发布最新研究成果。LSTM循环神经网络(RNN)与编码网络双向机器学习框架研究团队提出的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的机器学习模型,首次实现了量子系统参数与动态演化的“双向解析”——既能从实验观测数据中逆向推断哈密顿量参数,也能基于参数预测量子系统的动态行为。这一成果为量子硬件调试、噪声表征及算法优化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已通过理论模拟与多平台实验验证。该成果被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物理评论快报)收录。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乐与合作者在二维三角晶格自旋-1材料中双磁振子束缚态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方面取得突破。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乐与南方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在二维三角晶格自旋-1量子磁体材料Na2BaNi(PO4)2中首次实现了双磁振子束缚态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并揭示了其量子临界行为与隐藏序—自旋向列(Spin Nematic,SN)相的关联。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低维量子磁性体系中的多体物理现象提供关键实验证据,更凸显该材料在量子材料设计与调控中的独特优势。相关研究成果以《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of a two-magnon bound state in a spin-1 triangular lattice》为题于2025年1月2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
机械工程:
港科大研发全球首台千瓦级弹卡绿色制冷装置
机械工程方面,港科大研发全球首台千瓦级弹卡绿色制冷装置,零排放、低耗能,有望重塑空调行业发展。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孙庆平与姚舒怀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突破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功率与系统总质量难以兼顾及高频运行时传热效率不足的技术瓶颈,采用“材料串联—流体并联”多胞架构设计和石墨烯纳米流体传热介质,显著提升制冷效率和性能。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千瓦级弹卡制冷装置,该装置能在15分钟内将室内温度从31℃降至21-22℃,实现零温室气体排放,此次研究以《Achieving Kilowatt-Scale Elastocaloric Cooling by a Multi-Cell Architecture》为题,发布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此项研究获香港研究资助局的策略专题研究资助金及优配研究金项目、香港创新科技署项目、深圳市政府科创委深港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项目重点支持
信息技术:
澳大河套研究院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博士生成就奖
在信息技术方面,澳大河套集成电路研究院在2025“芯片奥林匹克”发表论文并荣获博士生成就奖。今年2月,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简称ISSCC)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上,澳门大学河套集成电路研究院参与开展的关于低功耗物联网及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设计领域研究工作取得卓越成绩,发表5篇相关论文。
此外,澳大河套集成电路研究院2名博士生实习生张雄杰、童志国凭借在电源管理芯片设计方向的学术成就分别荣获2024-2025年度国际固态电路学会(SSCS)博士成就奖(Predoctoral Achievement Award)。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