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构筑城市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近日,江苏省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联合印发《江苏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从健全城市数据体系、做强城市数字经济等九个方面提出多达23项具体举措。
这是继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四部委《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出台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面建成省市一体的数据资源体系,高使用价值数据供给率超过95%,实现公共数据应归尽归;构建统一的城市运行智能中枢,打造5个城市大模型,推广应用200个以上智能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
数字经济关键增量
数字经济是江苏的一大优势,也是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
近年来,为筑牢“数字底座”,江苏持续畅通信息服务大动脉,大力推动宽带网络从百兆向千兆升级、从FTTH到FTTR升级,推动5G向农村偏远地区延伸覆盖,目前5G信号已覆盖90%以上的自然村。5G-A的开通使移动数据速率达到万兆,行业依托“通感一体”技术积极探索建立低空智联网,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推进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方面,江苏已有7个园区获评“万兆园区”,万兆网络高效支撑了工业控制、自动驾驶、3D渲染、在线仿真、3A云游戏等应用场景。
《方案》明确,梯度培育建设基础级、先进级智能工厂,择优创建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每年推动3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等多场景提升数字化水平。逐步推进万兆光网和5G-A等商用部署,分业分级培育企业级、行业和区域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数字金融、智慧物流、数字商贸、工业设计等业态质效提升。
“数字经济并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力斌认为,数字经济正从“立柱架梁”阶段迈向“积厚成势”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应抓住“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机遇,推动技术创新深度赋能实体经济。
孙力斌表示,在《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实施的有利环境下,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员企业正积极利用人工智能(AI)大模型重塑制造流程,力求在“数实融合”方面取得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联合会将聚焦数字政府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携手全省数字经济企业,共同打造长三角创新高地,并将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在民生服务、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
加强前沿科技创新
《方案》明确,加强无人驾驶、低空经济、元宇宙、区块链、数字金融等前沿科技创新,开辟数字消费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多元化、沉浸式数字消费场景,支持企业应用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培育一批“国货潮品”。到2027年,打造200个省级数字消费创新场景。
“尽管近期部分地方政府将关注重点转向机器人、AI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低空经济热度下降、进入冷却期。”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李旸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就出台相关实施意见,确定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等六方面的22项重点任务,以及2027年江苏低空经济规模全国领先的目标。
李旸指出,一方面,政府对低空经济的扶持是一项长期战略布局,此前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在持续发挥效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另一方面,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注册量的大幅增长,表明该产业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广泛,像物流配送、旅游观光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李旸进一步指出,低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因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在政策层面,低空经济企业需要积极与政府沟通,推动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简化审批流程,完善监管标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从间接影响来看,政策的出台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也为产业基金运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和依据。”李旸说。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