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润三九与天士力同时发布公告,双方股权交易已经完成。华润三九最终以62.12亿元收购了天士力28%的股权,同时天士力产业集团向国新投资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天士力5%股份,持股比例从50.5%降至17.5%,表决权稀释至12.5%,均已完成过户登记手续。
“闫氏家族”退场
这一交易的完成,标志着创立了30多年的中药巨头“闫氏家族”时代结束,天士力控股股东变更为华润三九,实际控制人也正式变更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记者注意到,随着新控股股东的入驻,天士力内部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调整,多位高管集体辞职。闫氏家族彻底退场。3 月27 日,天士力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收到董事长闫凯境、副董事长蒋晓萌、副董事长孙鹤、董事蔡金勇、董事周水平、独立董事张斌以及监事会主席鞠爱春、监事李江山、监事章顺楠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
3 月29 日,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上交所发布《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表示根据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及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经控股股东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推荐,公司董事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公司于2025 年3 月28 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7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
根据聘任公告,天士力董事会聘任蔡金勇先为总经理;席凯、周水平、鞠爱春、章顺楠、陆振、李江山、王贞为副总经理;魏洁为财务总监;于杰为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资料显示,天士力成立于1994年,由闫希军等人创立,最初以复方丹参滴丸起家,后来成长为涵盖中药、生物医药和化药等多领域发展的医药巨头,2002年上市,巅峰时期营收高达190亿元。
被出售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业绩不稳,过分依赖单一产品,2024年部分专利失效后,仿制药竞争加剧。此外,转型失败也是原因之一,2024年11月,安美木单抗暂停临床试验,天士力计提1.63亿元资产减值。天士力研发管线进展缓慢,生物药仅普佑克上市,但销售未达预期,且天士力生物上市失败。
2021年,因出售天士力营销股权,公司营收大幅下滑31.43%至79.5亿元,但得益于处置天境生物股权,净利润创新高至23.6亿元。2022年,天士力业绩持续变脸,归母净利润下降110.8%,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亏损额高达2.6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86.7亿元,微增0.4%,归母净利润10.7亿元,成功扭亏。2024年,营收持续下滑至84.98亿元,归母净利润9.56亿元。
华润接盘中药版图再扩张
2024年8 月,华润三九发布公告,宣布拟斥资约62.12 亿元取得天士力控股权。当时这一消息就引起了医药行业及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华润三九与天士力在业务上互补性较强。对华润三九而言,成功并购天士力后,其在中药创新药及心脑血管中药领域的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而天士力加入国资背景的华润三九,在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参与国谈等方面也有望产生协同效应。
2025年2月,双方完成补充协议,3月份正式完成股权过户。
过去几年,华润系持续整合中药资源,此次收购天士力是其处方药+OTC协同策略的一部分。2022年华润系斥资29亿元控股昆药集团,2019年斥资42亿元控股江中药业,此前还收购了东阿阿胶等,旗下的医药上市公司已经增至10家。
从收购标的可见,华润医药正在加速布局中药资产,天士力是其又一个大手笔。从中药材、中药配方颗粒、精品国药、三七产业链等,而天士力拥有多款亿元级中药产品以及研发管线。
业内人士认为,华润系未来可能会继续深化中药行业的并购动作,而这也会加剧中小药企的整合速度,头部企业的份额之争也会加剧。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