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季报点评-价值高速增长,金融科技引路
事件:公司发布 2017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63.2 亿元,同比增长 17.4%,对应 EPS 为 3.72 元/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 4482.8 亿元,较年初增长 16.9%,对应 BVPS 为 24.52 元/股;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 537.38 亿元,同比增长 35.5%。
投资要点:
业绩加速高增长源于客户规模提升,金融科技开启想象空间: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 17.4%,若剔除去年同期普惠重组利润 94.97 亿元的影响,则同比增速高达 41.1%,业绩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我们判断公司靓丽业绩源于三大核心驱动力:
1)零售金融之王优势尽显,个人客户数增至 1.53 亿,较年初增长约 17%,互联网用户数增至 4.3 亿,预计个人业务净利润、客均利润、客均合同数等零售金融指标均表现强劲。
2)保险主业秉承“价值经营”理念,深耕长期保障型产品,新业务实现强劲增长,且三季度准备金补提影响边际改善,推动寿险业务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 57%至 369.3 亿元。
3)坚定推进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主要集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等领域,人工智能作为集团研发核心,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已成功服务于集团内外部客户。作为最早拥抱“Fintech”的金融集团,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打造科技驱动型的综合金控平台。
代理人量质齐升保障 NBV 高增长,新旧产品切换后前景可期:公司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 NBV 约 537.4 亿,同比增长 35.5%,主要源于个险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同比高增长 38.4%至 1146.8 亿元。代理人渠道近年来增速持续提升并创新高,充分体现公司代理人沉淀优势稳固,期末代理人数量较年初增长 29%至 143 万人(侧面印证寿险需求拐点),且人均产能达到 9702 元,同比增长 10%。此外,中产消费升级驱动的保障性需求爆发,推动寿险高景气周期持续,未来保费规模有望持续高增长。产品方面,为顺应保监会 134 号文要求,公司于 2017 年 10 月上市一批符合监管要求的升级产品(产品替换对单季度规模保费造成一定影响,预计是 NBV 增速趋缓的主因),公司四季度将做好新旧产品切换,我们判断产品替换无碍公司价值增长,预计新业务价值率仍持续提升,内含价值仍将稳健增长。
产险品质优良,总投资收益率迎拐点,账面浮盈可观:
1)公司前三季度产险保费 1575.1 亿元,同比增长 23.6%,其中,车险保费收入 1224.2亿元,同比增长 16.1%,非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66.4%至302.9 亿元,主要系 2016 年调整信用保证保险产品结构后,增速恢复。公司产险整体业务品质优良,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 96.1%,持续优于行业。
2)投资方面,公司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 16.9%至 2.3 万亿元,前三季度净投资收益率为 5.5%,总投资收益率升至 5.4%,预计价差收益增长推动总投资收益率确立拐点。考虑 9 月末公司账面其他综合收益余额 359.4 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 93.6%,预计未来逐步释放将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保险价值龙头,未来寿险、产险强者恒强,且前瞻性布局金融科技,以科技驱动未来发展。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17/18/19 年 EPS 分别为 4.11、5.02、5.76 元/股,目前市值约 1.48 倍2017PEV、1.21 倍 2018PEV,我们判断公司合理估值将维持至少 1.6 倍 PEV(港股保险价值龙头友邦保险估值约 1.8 倍 PEV),考虑内生增长+价值释放,估值仍有提升空间,坚定看好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长端利率触顶后快速下行;2)车险费改加剧市场竞争。
(责任编辑: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