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上,社保基金一向颇为神秘。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昨天的主题演讲,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在这场干货满满的演讲中,不仅有相当耀眼的投资收益,更包含了那些与公募基金鲜为人知的“前尘往事”……
1万亿的投资收益!
王忠民是在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基金业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先来看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过去18年间,社保基金年化收益率达到8.4%左右,管理资产规模从最初的几百亿增长到如今的2.5万亿元,回报总额度接近1万亿元。
1万亿元的投资收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社保基金18年来总规模的4成来自投资收益,其中,还有2500亿元是复利的结果。此外,由于收益免税,可以全部滚存,让其在投资中发挥更大作用。
再来看两个相当成功的投资操作。
在中国金融机构股改大潮初起之际,社保基金是最早一批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的,特别是在银行金融机构股改时,社保投资了大量的直接股权,后来迅速证券化,获得了4到5倍的回报。
此外,按照蚂蚁金服在首轮融资前的一份融资推介材料,蚂蚁金服的估值约为350亿至400亿美元。据了解,全国社保基金入股蚂蚁金服实际出资70多亿元,按照当时的估值计算,蚂蚁金服给予了全国社保基金一定程度的折扣。如今,蚂蚁金服的估值已经到了1500亿元。
母基金的投资运作之道
王忠民认为,社保基金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与市场参与各方共同成长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保基金不仅走出了自己的路,还获得很好的回报。
其中的制胜之道是什么?王忠民认为,母基金的运作形式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他看来,社保基金实际上是一只母基金,正是利用了母基金的形式,不仅解决了激励不足的问题,还实现了参与各方在同一个生态体系中共生共利共长的发展。
在王忠民看来,一笔庞大的社会资产,社会财富,如果要成长或发展,即使用自己直接投资的方式抓住了金融市场化、资本化、证券化的机会,也有可能会犯错误,而且当规模过大时,一次错误就可能会被颠覆。
而如果用母基金的方式,选择投资更多的基金,就可以进行分散,更能够体现出专业性。还可以培育出更专业的机构,与其一起成长。他强调,任何一种社会聚集资金,应该更多地使用母基金的投资方式,才能和市场参与各方在制度、成长、分享、利益中共同成长,才能做大做强。
在王忠民看来,滚雪球的复利逻辑、减税逻辑会爆发出个人财富效果,这个财富积累效应会让人们对自己未来的养老、未来的社会保障更有信心。
另一方面,市场当中真正管资产、有能力、有竞争力的机构就会获得更多资金进行管理,利用复利结果的财富效应,投资管理人会对投资者更加关心、更加关注。这意味着,管理人和资产以及拥有人之间将产生永续的管理和增值服务。
从“小白”走向“大佬”
今年是公募基金20周年,而社保基金也18岁了。在王忠民眼中,公募基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小白”走向“大佬”,这个过程也是和社保基金共同成长的过程。
王忠民回忆道,最初在选择管理人时,公募基金数量极少。由于没有管过任何一个成熟产品,这意味着,从公募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到其他方面的服务,以及具体的产品,均需要社保团队和管理人团队共同设计。
在此后的七、八年时间,大量产品出现以后,才有了成熟的产品,社保基金才能针对成熟的业务线来进行委托。
对公募基金的投资,在王忠民看来,只有通过选择委托公募基金管理人,才能在资产管理人这个层面体现出分散度和专业性。
他表示,社保基金在公募市场中能获得较高的年化回报,与社保基金几次在高点大比例卖出,在低点大比例投入有关系。社保基金选择了市场中优秀的基金团队,不仅可以通过个股选择获得阿尔法收益,还能够实现波段操作。
事实上,社保基金是最早对二级市场投资进行长期考核的机构,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来考察平均回报,而且是三年之后滚动三年进行考察。在他看来,只有长期考核,才可以让具体的基金管理人,按照长期的市场目标进行配置资产,去精选个股、把握波段。
王忠民透露,在考核的过程中,会根据业绩评比、团队制度,动态对一些管理人进行淘汰。他坦言,曾担心那些被淘汰的管理人,可能从市场中出局。但有趣的是,最早被淘汰的几家管理人成为了市场当中的后起之秀。
为什么会这样?
王忠民认为,被淘汰的基金管理人找到了被淘汰的原因,进行了纠错,建立了良好的机制和团队从而变得更加优秀。
他说,淘汰别人,不一定是对别人最大的毁灭,而有可能是对他最大的帮助。被淘汰掉的管理人,如果在两年之后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可以重新入选社保基金的管理人。这样的机制,让很多公募基金,训练出了良好的纠错逻辑,在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中,找到了成长的独门秘籍。
国家队调仓换股,谁是“新宠”,哪些被甩了?
注重长期回报,稳定市场的又一“航母”即将诞生!
----------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在即 社保QFII持有21只个股浮盈逾5亿元
昨日,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股午后再度集体异动,其板块整体上涨1.31%,板块内44只成份股实现上涨,占比近八成。个股方面,珠海中富、沙河股份、世荣兆业、广弘控股等4只个股昨日集体涨停,华发股份(5.57%)、深物业A(5.28%)、东旭蓝天(5.18%)、广聚能源(4.75%)、格力地产(4.6%)、珠江实业(4.46%)、金溢科技(4.45%)、珠海港(4.44%)和广州港(4.24%)等个股涨幅也较为显著。
资金流向方面,《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昨日板块内共有34只概念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其中,世荣兆业(7702.61万元)、珠海港(5620.46万元)、广州港(2875.84万元)、珠海中富(2101.37万元)、深深宝A(2061.87万元)、华发股份(2000.39万元)、白云机场(1944.6万元)、科顺股份(1859.42万元)、沙河股份(1809.13万元)、江龙船艇(1784.96万元)、格力地产(1450.2万元)、金溢科技(1128.63万元)和盐田港(1044.57万元)等13只概念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在1000万元以上,合计吸金3.34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在即,成为机构提前布局相关概念股的重要原因。近期,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朱小丹透露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最新动态,他表示,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出台,国务院在作最后修改,预计5月上旬正式公布。
除大单资金青睐外,早在一季度社保基金与QFII等两类机构资金就已对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概念股进行布局。根据一季报披露显示,21家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上述两大机构身影,合计持股数量6.10亿股,合计持股市值约96.50亿元。其中,有11只个股成为上述机构集体在今年一季度新进增持的重点,其增持资金达到13.47亿元。新进方面,社保基金与QFII两机构在今年一季度新进持有达实智能、中远海特、瑞凌股份等3只相关概念股,新进持股数量分别为877.08万股、730.58万股和82.20万股;社保基金与QFII两机构在今年一季度对招商蛇口(3825.39万股)、瀚蓝环境(1111.50万股)、世荣兆业(725.97万股)、中炬高新(469.22万股)、广州港(397.41万股)、粤电力A(200.00万股)、阳光城(123.54万股)和新纶科技(83.00万股)等8只个股进行继续加仓操作。
更为重要的是,二季度以来截至昨日,尽管A股市场呈现震荡整理的态势,但个股表现比较活跃,尤其是社保基金与QFII共同持有的21只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股表现更加出色。按昨日的收盘价计算,二季度以来上述两类机构所持有的21只概念股仓位累计浮盈达5.11亿元,其中,有13只个股二季度以来社保基金与QFII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实现增长,而招商蛇口、新纶科技、中炬高新、瀚蓝环境、白云机场、世荣兆业、华发股份等7只个股上述两类机构持股市值增长均超1000万元。
对于板块的后市机会,万和证券表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和综合实力,整体看好相应的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条投资主线:一是人口汇聚将提升湾区地产价值,利好在区域内拥有丰富资源储备的房地产企业;二是区域内交通便利、对外具备较强的经济辐射功能,从而有助于第三产业占比的提升,利好交运、港口以及金融服务业等行业;三是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利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利好区域内相关的创投公司。(证券日报)
绩优基金
基金代码 | 基金简称 | 近一年收益 | 手续费 | 操作 |
519772 | 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 | 62.87% | 1.50% 0.15% | 购买 开户购买 |
003095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 | 56.55% | 1.50% 0.15% | 购买 开户购买 |
260108 |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 | 49.59% | 1.50% 0.15% | 购买 开户购买 |
001717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 | 45.23% | 1.50% 0.15% | 购买 开户购买 |
519196 | 万家新兴蓝筹灵活配置混合 | 42.66% | 1.20% 0.12% | 购买 开户购买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