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国债期货拉升,30年期主力合约涨0.42%,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2%,5年期主力合约涨0.05%,2年期主力合约持平。
消息面上,博时基金已于4月11日官网发布《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变更场内扩位证券简称的公告》,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扩位证券简称由“30年国债指数ETF”变更为“30年国债ETF博时”,新简称更突出“博时基金”品牌标识,便于投资者快速识别与交易。
相关ETF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早盘持续震荡,盘中上涨18个bp,成交额破8亿元,换手率超12%,交投活跃。
相关机构发文表示,展望后市,国内经济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但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外部环境风险在显著提高,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因此,国内货币政策预计仍会保持支持性的政策导向,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债券市场利率或将震荡下行。
市场判断方面,今年债市走势大概率是趋势未变,但扰动增加。
一是,债市趋势有望维持。目前,国内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经济基本面在复苏过程中,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全球风险偏好都在下行,因此国内货币政策的导向仍是支持性的,债市趋势有望维持。
二是扰动因素增加。首先,权益市场对债市的扰动增加。高息存款取消后,居民存款从银行流向非银,目前市场是存量博弈,非银掌握债市的定价权,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影响增大。因此,非银机构的配置行为与风险资产的表现相关,股债跷板效应加剧。当风险资产趋弱时,居民会更多的配置固收类产品;当风险资产走强时,居民更多的配置权益类资产。今年年初债市的负Carry放大了这种扰动,近期随着息差的修复,股债跷板效应边际弱化,但这将是今年债市扰动的因素之一。
其次,市场对货币政策节奏预期的扰动增加。国内货币政策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市场交易节奏与货币政策节奏的存在预期差,导致债市波动加大,今年一季度特别是3月以来的债市,显著反映了这一点。
最后,外需不确定性对债市扰动增加。海外关税政策落地、幅度节奏与市场预期的节奏也存在预期差,且贸易政策节奏对基本面、风险偏好的影响也存在预期差,也会对债市形成扰动。
结合市场判断,我们可以从交易价值、对冲价值、配置价值三个角度来看30年国债的投资价值:第一,交易价值。30年国债的久期长、波动大,属于进攻性品种;同时,30年国债又是长久期债券中,流动性较好的品种,交易兑现的效率高。因此今年或处震荡市,有望充分发挥30年国债的交易价值。
第二,对冲价值。由于今年存在明显的股债跷板效应,考虑到股市和债市的波动性,30年国债流动性好、久期长,是债市进攻性利器,可以作为权益市场的对冲工具,充分发挥对冲价值。
第三,配置价值。由于30年国债的久期较长,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市的投资策略是用期限利差替代信用利差,久期价值凸显。如前所述,30年国债持有一个月,收益率从2.12%下行到2.11%的年化回报是4.82%。目前债市趋势有望维持,利率节奏变化但方向未变,持有30年国债能够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因此30年国债也具有良好的配置价值。
最后,对于债券产品来说,可以考虑参与30年国债的投资;但是对于多元配置的产品或者散户,可以考虑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一键投资30年国债。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